%0 Journal Article %T 埃博拉病毒入侵:人TIM分子的结构与结合PS的分子基础 %A 王寒 %A 齐建勋 %A 刘宁宁 %A 李燕 %A 高俊 %A 张廷虹 %A 柴彦 %A 高峰 %A 张浩 %A 李向东 %A 叶昕 %A 严景华 %A 逯光文 %A 高福 %J 科学通报 %P 3438-3453 %D 2015 %R 10.1360/N972015-01255 %X 研究表明,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humanT-cellimmunoglobulinandmucindomain,hTIM)受体分子能够促进包括埃博拉病毒在内的很多囊膜病毒的入侵.hTIM介导的病毒入侵过程高度依赖于位于受体分子胞外区远膜端的免疫球蛋白V区(immunoglobulinvariable(IgV)-like)结构域与病毒囊膜中磷脂酰丝氨酸(phosphotidylserine,PS)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人类TIM家族共有3个成员hTIM-1,hTIM-3和hTIM-4.虽然相应的小鼠TIM分子的结构已经解析,但hTIM分子的IgV结构特征及其识别PS的分子基础仍然未知.同时,有研究表明,引起西非大规模埃博拉疫情爆发的2014-扎依尔-埃博拉病毒可能较其先前流行株具有更强的致病能力.但目前尚未有2014-扎依尔-埃博拉病毒利用hTIM分子入侵细胞及其与1976-扎依尔-埃博拉病毒的入侵能力比较的研究报道.本研究证明了整合有1976-和2014-扎依尔-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的假病毒均可以利用hTIM-1和hTIM-4入侵细胞,并且表现出相近的入侵效率.进一步证明了hTIM分子不与埃博拉病毒GP蛋白直接相互作用,而是通过结合病毒囊膜中的PS分子而促进病毒感染.随后解析了3种hTIM分子IgV结构域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以及hTIM-4与磷酸丝氨酸的复合物晶体结构.令人意外的是,3种hTIM分子的PS结合槽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局部结构特征且在目前已解析结构的小鼠同源分子中均未被观察到.这些结构特征很可能提示hTIM分子具有不同于小鼠同源分子、且彼此间亦各不相同的PS识别模式.上述结构和功能数据丰富了我们对hTIM结合PS的分子基础的认识,从而将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埃博拉和相关囊膜病毒利用hTIM受体入侵细胞的分子机制. %K 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 %K 蛋白质晶体结构 %K 埃博拉病毒入侵 %K 磷脂酰丝氨酸结合机制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93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