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我国发现内潮汐沉积 %A 高振中 %A 何幼斌 %A 李建明 %A 李维锋 %A 罗顺社 %A 王泽中 %J 科学通报 %P 1418-1421 %D 1997 %X 近百年来海洋学对内波和内潮汐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近30年来的海洋学调查表明,海洋中普遍存在内波和内潮汐作用,内波是一种水下波,它存在于两个不同密度的水层的界面上,或存在于具有密度梯度的水层之内,它的振幅、周期、传播速度和存在深度有很大变化.内波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是其周期等于半日潮或日潮者,叫做内潮汐.内潮汐和内波是海洋中重要的地质营力,对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有重要影响,它必然会保留在沉积记录中.然而,沉积学研究没有及时吸收海洋学这一重要研究成果,更未将其应用于对古代沉积的研究中.直至1990年,高振中和Eriksson对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芬卡斯尔地区奥陶系进行研究时,才在地层记录中鉴别出该类沉积,并首次使用“内潮汐沉积”(Interna-tidedeposit)这一术语.在这里识别出了两种相类型(Ⅰ)双向交错纹理极细砂岩相,被解释为内潮汐引起的沿海底水道上下交替流动的沉积产物;(Ⅱ)单向交错层和交错纹理中细砂岩相,被解释为叠加有长周期内波的内潮汐引起的向水道上方为主流动的沉积产物. %K 沉积相 %K 内潮汐沉积 %K 双向交错纹理 %K 对偶层 %K 双向递变层序 %K 奥陶系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3648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