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安徽铜陵角闪石堆晶体中的出溶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 %A 秦新龙 %A 杜杨松 %A 李铉具 %A 尹京武 %A 郭熙凤 %J 科学通报 %P 1982-1989 %D 2003 %X 在安徽铜陵地区鸡冠石、金口岭花岗闪长岩的角闪石堆晶体中发现了出溶的针状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研究表明,堆晶体角闪石主要为韭闪石,结晶于下地壳.出溶针状金属氧化物具希勒(Schiller)结构特征,单个出溶体大多呈针状,平行[100]的一组最发育;出溶矿物组合为磁铁矿、含钛磁铁矿、钛磁铁矿和钛铁矿,TiO2含量在0.29%~51.07%.出溶硫化物颗粒呈浑圆形-长圆形,多数排列较规则,近平行的串珠状或较密集的成串分布,少数呈散点状或单颗粒分布;硫化物主要为磁黄铁矿,次为方黄铜矿和黄铜矿,个别为黄铁矿.多数样品的出溶磁黄铁矿群体中,常见少量共生磁铁矿颗粒.硫化物贫Ni(一般Ni<0.5%,Ni/Fe<0.003),但磁黄铁矿含铜较高(可达2.93%).上述两类出溶矿物可共存于角闪石的同一出溶区域内.角闪石堆晶体中金属矿物出溶体的存在表明本区中生代下地壳岩浆中已溶解了一定数量的S,Fe和Cu等成矿物质. %K 出溶 %K 金属氧化物 %K 硫化物 %K 角闪石堆晶体 %K 花岗闪长岩 %K 安徽铜陵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3684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