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形成时代新证据:巴彦乌拉-贺兰山地区锆石SHRIMP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 %A 董春艳 %A 刘敦一 %A 李俊建 %A 万渝生 %A 周红英 %A 李承东 %A 杨岳衡 %A 谢烈文 %J 科学通报 %P 1913-1922 %D 2007 %X 对华北克拉通西部孔兹岩带西段巴彦乌拉-贺兰山地区片麻状花岗岩和贺兰山岩群石榴云母二长片麻岩进行了锆石SHRIMP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片麻状花岗岩岩浆锆石年龄为(2323±20)Ma,两期变质锆石年龄分别为(1923±28)和(1856±12)Ma.锆石核、幔和边Hf同位素组成相近,19个数据点TDM1(单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2455~2655Ma.石榴云母二长片麻岩中大多数残余锆石年龄集中分布,平均年龄为(1978±17)Ma,另有少量更老残余锆石(2871~2469Ma)存在.变质锆石由于U含量很高导致强烈铅丢失,未能获得准确年龄.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大,TDM1为1999~3047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得出如下结论(1)贺兰山岩群孔兹岩系形成于古元古代,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太古宙;(2)研究支持了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陆块和阴山陆块之间存在一规模巨大的古元古代孔兹岩带的认识;(3)孔兹岩带内大量存在的古元古代早期地质体可能是孔兹岩系碎屑沉积物物源区之一;(4)鄂尔多斯地块、阴山地块和东部地块大致在同时发生相互碰撞拼合,导致华北克拉通最终形成. %K 孔兹岩带 %K 古元古代 %K SHRIMP定年 %K 贺兰山 %K 华北克拉通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3706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