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末次盛冰期和全新世大暖期中国沙漠沙地的空间格局 %A 鹿化煜 %A 弋双文 %A 徐志伟 %A 周亚利 %A 曾琳 %A 朱芳莹 %A 冯晗 %A 东丽娜 %A 卓海昕 %A 俞凯峰 %A Joseph %A A. %A Mason %A 王晓勇 %A 陈英勇 %A 卢琦 %A 吴波 %A 董治宝 %A 屈建军 %A 王训明 %A 郭正堂 %J 科学通报 %P 0-0 %D -1 %R 10.1007/s11434-013-5919-7 %X 末次盛冰期(简称LGM,约26~16ka)和全新世大暖期(简称HO,约9~5ka)是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过程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时间段,分别以较为干冷和暖湿为特征.中国北方分布的大面积沙漠、沙地如何响应LGM和HO的气候,对于理解这些地区的环境变化机理和检验古气候模型等至关重要.本文结合长期野外调查、光释光测年和环境替代性指标测试,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重建了两个特征气候期中国沙漠、沙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相对于现代沙漠和沙地的面积,在LGM时期中国北方东部的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的面积分别扩大了25%,37%,38%和2.7倍;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沙地的面积扩大了20%;北方中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面积分别扩张了约39%和29%;西北地区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面积扩张了10%~20%.在HO时期,中国北方的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共和盆地沙地等被砂质土壤覆盖,流动沙丘基本被固定,流沙面积收缩约100%;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周边有5%~20%的面积被砂质黄土覆盖,沙漠中仍然广泛分布流动沙丘;同期,湖泊面积可能扩大,但需要进一步查证.中国沙漠、沙地在LGM和HO时期空间分布的变化是对区域气候变化的直接响应;现代的人类活动扩大了受气候控制的流动沙丘分布范围. %K 中国沙漠 %K 北方沙地 %K 空间变化 %K 末次盛冰期 %K 全新世大暖期 %K 光释光测年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19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