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CO2浓度背景下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变化机制 %A 牟林 %A 宋军 %A 钟霖浩 %A 王兰宁 %A 李欢 %A 李琰 %J 科学通报 %P 1910-1919 %D 2011 %X 关于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的动力机制,历来有“斜压密度流”和“正压效应”两种不同的观点,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作为热盐环流(THC)重要组成部分的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变化的动力机制是非常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基于德国Max-Planck气象研究所的大气海洋环流模式ECHAM5/MPI-OM,耦合海冰和陆面过程模式,分别设计了CO2浓度固定在1860年工业化以前的水平——280ppmv的控制试验以及针对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的3种不同温室气体排放假设(B1,A1B,A2)的预测试验,研究不同CO2浓度背景下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变化的动力机制.在控制试验中,当法鲁海峡的高盐入流水增强时,格陵兰-冰岛-挪威海(GIN)海域的正压出流效应增强,同时高盐入流水的增加使得斜压效应导致的溢流水强度也增强,因此,影响溢流水强度的斜压效应和正压效应二者是统一的;而在CO2浓度增加的背景下,法鲁海峡溢流水强度的变化由斜压效应控制,丹麦海峡溢流水的增强则是正压效应的结果. %K 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 %K CO2 %K 全球变暖 %K 动力机制 %K 数值模型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043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