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极端干旱荒漠的“荒漠化” %A 慈龙骏 %J 科学通报 %P 2616-2626 %D 2011 %R 10.1360/972011-342 %X 本文所研究的极端干旱荒漠(简称极干荒漠)的“荒漠化”是指,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极端干旱荒漠的土地退化.极干荒漠占中国干旱区总面积的36.9%左右,包括部分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盐渍化土地、“吐加依”和劣地等类型,其中约50%左右的土地有一定的生产力,而且往往是荒漠地区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系统的终端,不仅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新发现的巨大潜势,并且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前沿阵地,在能源、矿产、水资源、生态、生物多样性、旅游和特色农业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今人口越来越多、耕地越来越少的全球化的世界,面对这些大面积还具有生产潜力的“边缘”土地,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由于极干荒漠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严酷,沙尘暴肆虐,土地退化极为严重,面临全球变化和愈来愈严重的人类干扰的挑战,发生了一系列生态和环境的重大事件.如荒漠盆地生物地理结构与格局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遭到极大的改变和破坏;荒漠中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和珍贵基因的丧失;荒漠自然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和丧失等.极干荒漠的荒漠化的客观存在,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灾难,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强大实力和需求下,充分发挥科学的作用,打造出由土地-水-荒漠化防治的高端技术,建立极干荒漠的荒漠化新概念及其治理与保育的时机已成熟.本文根据多年考查实验,提出极干荒漠的荒漠化分类、特征、保育和重建技术措施等. %K 极干荒漠的荒漠化 %K 荒漠化 %K 极端干旱荒漠 %K 土地退化 %K 生态保育和重建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053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