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A 牛振国 %A 张海英 %A 王显威 %A 姚文博 %A 周德民 %A 赵魁义 %A 赵惠 %A 李娜娜 %A 黄华兵 %A 李丛丛 %A 杨军 %A 柳彩霞 %A 刘爽 %A 王琳 %A 李展 %A 杨镇钟 %A 乔飞 %A 郑姚闽 %A 陈炎磊 %A 盛永伟 %A 高小红 %A 朱卫红 %A 王文卿 %A 王红 %A 翁永玲 %A 庄大方 %A 刘纪远 %A 罗志才 %A 程晓 %A 郭子琪 %A 宫鹏 %J 科学通报 %P 1400-1411 %D 2012 %X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K 中国湿地 %K 遥感 %K 气候变化 %K 湿地变化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076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