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一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A 周国辉 %A 温锦君 %A 蔡德江 %A 李鹏 %A 许东林 %A 张曙光 %J 科学通报 %P 2500-2508 %D 2008 %X 近年在广东省和海南省部分地区新发生一种水稻病毒病,其症状表现为植株矮缩、叶色深绿、叶背及茎秆出现条状乳白色或深褐色小突起、高位分蘖及茎节部倒生气生须根.病株韧皮部细胞内可观察到具斐济病毒特征性晶格状排列直径为70~75nm的球状病毒粒体以及病毒基质和管状结构.从发病田块及其附近的玉米(Zeamays)、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水莎草(Juncellusserotinus)和白草(Pennisetumflaccidum)植株体内检测到病原病毒的存在.田间调查及室内传毒实验表明,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毒介体.该病毒的基因组由10条dsRNA组成,其电泳图谱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基本相同.采用接头单引物扩增法获得了该病毒基因组两个片段(S9和S10)全长核苷酸序列,两者在核苷酸组成、末端序列及基因排列上均具斐济病毒特征,但与斐济病毒属已知种核苷酸同一率小于75%(S9)和80%(S10),基于核苷酸及其推导编码产物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该病毒在斐济病毒属中处于相对独立的进化位置.结果表明,该病毒应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第2组的一个新种,建议将其命名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 %K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K 水稻 %K 斐济病毒 %K 呼肠孤病毒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4109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