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棉花原生质体“供-受体”双失活融合产生种间杂种植株及其鉴定 %A 付莉莉 %A 杨细燕 %A 张献龙 %A 王志伟 %A 冯常辉 %A 刘传祥 %A 江培勇 %A 张金龙 %J 科学通报 %P 2219-2227 %D 2009 %X 采用“供-受体”双失活融合模式,以陆地棉品系YZ-1原生质体为受体,以野生棉G.davidsonii原生质体为供体,开展不对称融合.融合前,陆地棉品系YZ-1原生质体经过0.5mmol/L碘乙酰胺(IOA)室温下处理20min,野生棉G.davidsonii原生质体经过38.7J/cm2的紫外线(UV)处理30?s,能有效地抑制亲本原生质体的生长.将上述条件下分别钝化处理的双亲原生质体采用电诱导融合后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对获得的杂种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标记检测.大部分再生植株表现出新形态,部分表现亲本中间型,少数偏向受体亲本.融合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在40~73之间.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和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证实了再生植株的杂种真实性.而细胞质基因组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和叶绿体SSR(cpSSR)分析结果显示,杂种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发生了重组.本研究是棉花中开展“供-受体”双失活融合模式的首次报道,是继对称融合和基于紫外线处理的不对称融合之后在棉花原生质体融合方面又一新的进展. %K 棉花 %K “供-受体”融合 %K 碘乙酰胺 %K 原生质体 %K 紫外线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4140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