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末次冰消期南海南部的普林虫低值事件 %A 安阳 %A 翦知湣 %J 科学通报 %P 2527-2532 %D 2009 %X 通过对中法合作“马可?波罗”航次在南海南部陆坡采集的MD05-2894柱状样(7°2.25′N,111°33.11′E,水深1982m)进行浮游有孔虫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末次冰消期距今16.0~14.9calkaBP之间,浮游有孔虫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斜室普林虫)的丰度急剧降低至几乎为零.这次普林虫低值事件在南海南部普遍存在,发生时间介于17.0~14.8calkaBP之间,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良好标志.对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和次表层种P.obliquiloculat的壳体进行Mg/Ca比值分析,再造表层和次表层海水的温度,进一步揭示末次冰消期普林虫低值事件时,表层海水的温度变化不大,而次表层海水的温度明显下降~2℃,使得温跃层深度随之变浅.这次普林虫低值事件在时间上相当于H1的气候变冷事件,反映了南海南部热带海区上部水体垂向结构的巨大变化,为研究末次冰消期变暖过程中的快速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K 普林虫低值事件 %K 次表层海水温度 %K 上部水体垂向结构 %K 末次冰消期 %K 南海南部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4143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