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GPS观测的2015年尼泊尔MS8.1级地震震前应变积累及同震变形特征 %A 苏小宁 %A 王振 %A 孟国杰 %A 徐婉桢 %A 任金卫 %J 科学通报 %P 2115-2123 %D 2015 %R 10.1360/N972015-00534 %X 2015年4月25日,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区的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发生了尼泊尔MS8.1级大地震.震前GPS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显示,喜马拉雅地震带整体表现为15.94±1.82mm/a的压缩特征,同时还具有分段活动特征.此次地震发生在速度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分界带,该处最大主压应变率的量值在喜马拉雅地震带并非最大.GPS观测的同震位移场揭示了尼泊尔MS8.1级地震引起的地壳变形特征,分别有9和6个测站观测到明显的水平向和垂向同震位移,其水平分量的运动方向整体表现为南向运动,位于震中东南侧的3个测站垂直分量表现为上升,其余测站为下降.中国境内距离震中最近的5个测站的垂向同震位移显示,此次地震造成珠穆朗玛峰的沉降量约为4mm.依据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场,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方法反演震源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反演结果表明最大滑动量为6.84m,滑动量较大的区域分布在加德满都附近及其以北区域的下方,这可能是造成加德满都地区具有较大破坏的原因之一,该滑动分布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GPS观测到的同震位移.利用此滑动分布模型计算的地震矩为8.21×1020Nm,对应的矩震级为MW7.9. %K 尼泊尔MS8.1级地震 %K GPS应变率场 %K 同震位移 %K 滑动分布 %K 珠穆朗玛峰 %U http://csb.scichina.com:8080/CN/abstract/abstract5179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