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981—2010年乌昌地区20cm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原因分析 %A ?宫恒瑞 %J 干旱区研究 %P 815-821 %D 2013 %X 选用1981—2010年乌昌(乌鲁木齐—昌吉)地区20cm蒸发皿蒸发量资料,采用气候趋势法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30a间中、高山带蒸发量呈增加趋势,其中高山带增加较明显;平原区、低山带蒸发量以减小趋势为主,其中平原区减小速率最大。四季中大西沟和天池蒸发量均为增加趋势,其中春季和夏季增加较显著,平原区、低山带蒸发量四季均为减小趋势,其中夏季减小最快,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冬季减小趋势较弱。用累积距平法做突变检验,乌昌地区在过去30a高山带蒸发量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生了快速增加;中、低山带蒸发量突变不明显,平原区大部分站蒸发量80年代末发生突变性减少现象。[JP2]偏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分析表明,高、中山带蒸发量增加的主导因子是气温升高;低山带蒸发量下降的主导因子是相对湿度增加;而平原区蒸发量减小的主导因子是风速减小。 %K font-family %K 宋体 %K mso-bidi-font-family %K 宋体 %K mso-font-kerning %K 1.0pt %K mso-ansi-language %K EN-US %K mso-fareast-language %K ZH-CN %K 蒸发量')" %K href="#">mso-bidi-language %K AR-SA">蒸发量 %K 变化趋势 %K 突变检验 %K 乌昌地区 %U http://manu20.magtech.com.cn/Jweb_ghqyj/CN/abstract/abstract88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