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西北地区东部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A 王伏村 %A 许东蓓 %A 张德玉 %A 代德彬 %A 韩树浦 %A 修韶宇 %J 干旱区研究 %P 452-462 %D 2014 %X 使用探空、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卫星云图、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23日发生在西北地区东部的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线在中、低层形成强辐合,对流层高层南亚高压东侧北风急流出口区左侧形成强辐散,高、低空系统耦合,在暴雨区上空形成强大的上升运动。在台风灿都和副热带高压作用下,副热带高压西侧偏南风低空急流源源不断向西北地区东部输送水汽。暴雨期间,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暴雨不同阶段的雨强变化一致,暴雨最强时段大气可降水量达到50mm以上。南风风速中心向对流层中高层的加强抬升伴随暴雨增幅,降低伴随暴雨减弱。非地转湿[WTBX]Q[WTBZ]矢量散度激发的次级环流强弱能反应暴雨增幅及减弱变化,低层非地转湿[WTBX]Q[WTBZ]矢量散度辐合区与同时刻暴雨的强度及落区演变基本一致。中低层湿螺旋度负值区分布与相应时刻的强降水落区分布较一致,雨强中心与湿螺旋度负值中心配合较好,对降水强度和落区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性。 %K font-size %K 10.5pt %K mso-bidi-font-family %K 宋体 %K mso-font-kerning %K 1.0pt %K mso-ansi-language %K EN-US %K mso-fareast-language %K ZH-CN %K 暴雨 %K 低涡 %K 大气可降水量 %K 非地转湿Q矢量 %K 湿螺旋度 %K 西北地区')" %K href="#">mso-bidi-language %K AR-SA">暴雨 %K 低涡 %K 大气可降水量 %K 非地转湿Q矢量 %K 湿螺旋度 %K 西北地区 %U http://manu20.magtech.com.cn/Jweb_ghqyj/CN/abstract/abstract89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