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新疆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土壤酶活性研究 %A 马晓飞 %A 李艳红 %A 杨爱霞 %A 楚新正 %J 干旱区研究 %P 405-412 %D 2012 %X 通过对甘家湖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及人为和鼠类干扰下的4种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芦苇群落>胡杨群落>梭梭群落>羊草群落;蛋白酶为羊草群落>芦苇群落>胡杨群落>梭梭群落;蔗糖酶为芦苇群落>梭梭群落>胡杨群落>羊草群落;②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的时间变化中,最大值均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5月或10月,蔗糖酶的最大值出现在5月,然后逐渐降低,到10月有所增加;③在垂直变化上,脲酶、蛋白酶在芦苇群落、梭梭群落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蔗糖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④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全N、有机质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因素,各个酶反应之间既有专一性,又有关联性;⑤与无人践踏区、无人开垦区和无人放牧区相比,践踏区对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影响较大,开垦区对各种酶活性都有影响,且各种酶活性均增强,以脲酶和过氧化氢酶表现显著;放牧区对脲酶、蛋白酶影响较大。此外,各影响区中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蔗糖酶均在8月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峰值;⑥与无鼠害区相比,前者脲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和蔗糖酶含量均降低,以脲酶表现最为显著,且鼠害区在5~10月各种酶活性的增幅小于无鼠害区。 %K 湿地 %K 人类活动 %K 植物群落 %K 鼠害 %K 土壤酶活性 %K 甘家湖 %U http://manu20.magtech.com.cn/Jweb_ghqyj/CN/abstract/abstract85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