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江下游地区下蜀黄土堆积与成壤环境演变——以南京江北地区一典型剖面为例 %A 贾耀锋 %A 邹欣庆 %A 毛龙江 %J 地理研究 %D 2006 %R 10.11821/yj2006050014 %X 摘要: 通过对南京江北地区一个典型剖面(TZC剖面)进行野外调查、室内磁化率、粒度等替代性指标分析和光释光断代研究,探讨了该地区第一层古土壤形成时的粉尘堆积与成壤环境演变特点。结果表明:第一层古土壤(40050cm)形成于全新世最适宜期(85003100aBP),是在末次冰期下蜀黄土堆积成壤基础上的再发育,与下伏黄土之间存在发生学联系。根据沉积年代和沉积厚度对沉积速率估算,该地区末次冰期沉积速率约为11.17cm/ka,而且可以推测古土壤顶部经历过强烈的水土侵蚀作用,侵蚀的厚度为98.67cm,侵蚀下来的黄土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形成次生黄土,这表明了次生黄土同为风尘成因,只是经过后期雨水的侵蚀、搬运和再堆积而已。全新世晚期3100年以来,季风转变,沙尘暴加剧,土壤退化,在南京江北地区堆积成厚约50cm左右的现代黄土层或表土层。 %K 环境演变 %K 沙尘暴 %K 冰期-间冰期 %K 释光断代 %K 全新世 %U http://www.dlyj.ac.cn/CN/10.11821/yj20060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