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格局及机制 %A 孟召宜 %A 朱传耿 %A 杜艳 %A 沈正平 %A 车冰清 %J 地理研究 %D 2012 %R 10.11821/yj2012050014 %X 摘要: 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差成为江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构建评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江苏13个地级市、52个县(市)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协调发展函数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市域、县域两个尺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以及所属的协调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①发展过程,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分为波动期、增长期、回落期和平稳期4个阶段,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出现—加剧—暴露—解决"过程;②格局演变,苏南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地,南京的协调发展出现了回落现象,宿迁依然是协调发展的最低点;③空间格局,13市协调发展类型特征是"过渡协调类多、协调和失调衰退类较少",52个县(市)总体的协调水平较低,表现在绝对数值偏低、所属类别较差,并且两个尺度在空间上都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为其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制包括:体制同步、空间组织、科技合作、政策援助和环境治理等5个方面 %K 江苏 %K 经济社会 %K 协调发展 %K 格局 %K 机制 %U http://www.dlyj.ac.cn/CN/10.11821/yj20120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