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上海地区酸雨类型格局转变研究 %A ?梅雪英 %A 杨扬 %A 方建德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D 2010 %X 采用STARS(Sequential〖WTBX〗t〖WTBZ〗testanalysisofregimeshifts),以降水中SO2-4、NO-3以及SO2-4/NO-3为指标,研究了上海地区酸雨类型在1991~2006年的格局转变规律。上海地区降水中SO2-4含量在1991~2006年具有两种格局,2004年发生转变;转变前的SO2-4含量平均12670mg/L,转变后SO2-4含量大幅度降低,平均6525mg/L;降水中NO-3含量存在3种格局,两次转变;1996年转变前的NO-3浓度相对较低,平均1842mg/L;此次转变后升高,平均2622mg/L;2005年再次发生转变,使得NO-3含量下降,平均1998mg/L;与NO-3含量的格局类似,SO2-4/NO-3也存在着3种格局,两次转变;1995年转变前,SO2-4/NO-3平均7316;此次格局转变后,SO2-4/NO-3降为5666;2000年的格局转变中SO2-4/NO-3降为3635。表明NO-3对酸雨的贡献逐渐增加,SO2-4对酸雨的贡献逐渐减弱,酸雨类型逐渐由硫酸型酸雨过渡成硫酸和硝酸混合型酸雨,并逐渐接近硝酸型酸雨。上海地区酸雨类型格局在1991~2006年发生5次格局转变,其格局转变指数(RSI)在1995、1996,2000,2004和2005年分别为0826、0260、0959,1378和0066。〖 %U http://yangtzebasin.whlib.ac.cn/CN/abstract/abstract96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