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湘中丘陵区不同经营目标毛竹林年龄结构、生物量分配与碳贮量格局 %A 漆良华 %A 范少辉 %A 肖文发 %A 艾文胜 %A 孟永 %A 杜满义 %A 曾立雄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D 2012 %X 经营模式对毛竹林生物量、碳贮量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毛竹笋用林(Ⅰ)、笋材兼用林(Ⅱ)和材用林(Ⅲ)3种不同经营目标下的竹林年龄结构、生物量分配及碳贮量格局。结果表明应减少1~2a、增加5~6a生竹的留养比例,控制达到1~2a、3~4a、5~6a各占1/3左右的立竹年龄结构。不同层次生物量表现为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毛竹笋用林经营有利于增加乔木层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5183~5566t/hm2、8895%~9293%,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54~258t/hm2、258%~443%,凋落物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269~386t/hm2、449%~662%。毛竹林总碳贮量排队顺序为Ⅱ(14263t/hm2)>Ⅰ(13389t/hm2)>Ⅲ(13004t/hm2),笋材兼用林有利于提高竹林碳贮能力。不同层次碳贮量排列顺序总体均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湘中丘陵区毛竹林生物量、碳贮量较低,应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U http://yangtzebasin.whlib.ac.cn/CN/abstract/abstract102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