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滨海围垦区不同陆生植物配置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A 曹流芳 %A 仲启铖 %A 刘 %A 倩 %A 王 %A 璐 %A 陆 %A 颖 %A 王开运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D 2014 %R 10.11870/cjlyzyyhj201405011 %X 为了研究不同陆生植物配置模式对滨海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在崇明东滩围垦湿地公园栽植了8a的湿地松纯林、湿地松紫穗槐混交林及紫穗槐纯林3种典型陆生植物配置模式,以裸地作为对照,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的土壤呼吸叶室对其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期间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容重,影响土壤呼吸的土壤微气候因子、植物群落结构等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土层0~4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范围为296~691kg/m2:湿地松紫穗槐混交林>裸地>紫穗槐纯林>湿地松纯林,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改善不同,湿地松与紫穗槐混交配置比纯林更有利于增加滨海围垦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土壤呼吸速率年平均值变化范围为274~519μmol/(m2·s):紫穗槐纯林>湿地松紫穗槐混交林>湿地松纯林>裸地,土壤温度是影响滨海围垦区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各配置模式土壤呼吸的差异可能与其土壤有机碳储量及植物叶面积指数有关。可为滨海围垦区进行以增汇为目的人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U http://yangtzebasin.whlib.ac.cn/CN/abstract/abstract106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