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长江入海口徐六泾断面2005~2012年水环境因子及入海通量变化特征 %A 国峰 %A 李志恩 %A 时俊 %A 秦玉涛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D 2015 %R 10.11870/cjlyzyyhj201502007 %X 分别于2005~2012年的4个季节对长江入海口徐六泾断面水质实施了29个航次的监测。2005、2010和2012年为丰水年,2006、2011年为枯水年,其余3a为平水年。2005~2012年化学耗氧量(CODCr)的年度平均浓度范围为52~1469mg/L,氨-氮(NH4N)为0051~0358mg/L,总磷(TP)为0069~0255mg/L,活性磷酸盐(PO4P)为0044~0098mg/L,石油类(Oil)为2367~7939μg/L,铜(Cu)为171~277μg/L,镉(Cd)为0057~0116μg/L,砷(As)为234~294μg/L。引入计算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方法分析评价指标与时间序列间的相关性,并检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意义。评价结果显示,长江入海径流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趋势不显著。年平均浓度呈上升趋势的污染因子水质要素从强到弱到小依次为TP、PO4P、NH4N、Oil和CODCr,TP上升趋势显著,呈下降趋势的水质要素从强到弱依次为Cu、As和Cd,Cu下降趋势显著;长江入海口的水质综合标准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监测断面水质等级持续下降,污染状况持续恶化;长江污染物入海通量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特别是氮的输出通量有较大增加。研究表明,长江入海口水质恶化速度加剧,应引起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保护长江水质刻不容缓 %U http://yangtzebasin.whlib.ac.cn/CN/abstract/abstract108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