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德国小蠊两个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组织分布及温度诱导表达分析 %A 陈静 %A 张道伟 %J 昆虫学报 %P 1046-1053 %D 2015 %X 【目的】海藻糖合成酶(trehalose-6-phosphatesynthase,TPS)是参与昆虫血糖-海藻糖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旨在克隆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TPS基因,研究TPS基因在德国小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RACE技术克隆德国小蠊TPS基因全长序列,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TPS基因在德国小蠊5龄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在高温(40℃和46℃处理30min)及低温(0℃和10℃处理1h)逆境下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从德国小蠊中克隆获得2个TPS基因,分别命名为BgTPS1(GenBank登录号:KR050213)和BgTPS2(GenBank登录号:KR050214)。其中,BgTPS1基因cDNA序列全长2987bp,开放阅读框(ORF)2502bp,编码833个氨基酸;BgTPS2基因cDNA序列全长3212bp,开放阅读框2469bp,编码822个氨基酸。BgTPS1和BgTPS2基因都主要在5龄幼虫脂肪体中表达,且BgTPS2基因的表达量为BgTPS1基因表达量的3.9倍。在两种不同极端温度诱导下,BgTPS1和BgTPS2基因mRNA均上调表达。其中,BgTPS2的表达量始终显著高于BgTPS1。在0℃时,BgTPS1和BgTPS2的表达量最高。【结论】德国小蠊5龄幼虫中存在2个TPS基因。两个TPS基因均在脂肪体中高表达,且BgTPS2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BgTPS1基因;低温和高温诱导下均能促进两个基因的表达量上升。该结果为进一步明确昆虫海藻糖的合成途径及其在昆虫对温度逆境的反应中的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K 德国小蠊 %K 海藻糖合成酶 %K 基因克隆 %K 温度诱导 %K mRNA表达水平 %U http://www.insect.org.cn/CN/abstract/abstract141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