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西喜马拉雅地区气候变化与果蝇分布界限的移动(英文) %A Subhash %A RAJPUROHIT %A Ravi %A PARKASH %A Seema %A RAMNIWAS %J 昆虫学报 %P 328-335 %D 2008 %X 在长时间尺度上研究环境变化条件下的种群动态,有助于确定不同物种如何对新的生物和非生物条件做出反应。采纳类似的采集方法在相同的地点,分别于1961-1962年和2003-2004年在西喜马拉雅地区对果蝇种类进行了两次野外调查,对两次调查获得的种类的相对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进行了比较。最近50年的气象数据显示西喜马拉雅平均气温(Tave)发生了显著变化,对该地区的果蝇种类组成及分布界限产生了影响。本研究发现在低海拔的地带Drosophilanepalensis及其他一些冷适应种类的数量明显下降;而Drosophilaananassae及其他一些暖适应种类则进入了低海拔和中海拔地带。D.nepalensis的丰富度与所调查地点的平均气温负相关(r=-0.93±0.03),而对于D.ananassaez则是相反趋势(r=0.90±0.05)。据此认为长期(42年)的气候变化已对西喜马拉雅地区的果蝇种类的分布格局产生了影响。 %K 果蝇 %K 西喜马拉雅 %K 温度分布 %K 物种分布界限移动 %K 气候适应 %U http://www.insect.org.cn/CN/abstract/abstract96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