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步甲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格局 %A 冀卫荣 %A 胡俊杰 %A 李友莲 %J 昆虫学报 %P 953-959 %D 2008 %X 利用巴氏罐诱法,对山西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不同功能区——核心区(绿色长廊)、缓冲区(八道沟)、远离农田实验区(神尾沟)及靠近农田实验区(八水沟)——林地地表甲虫步甲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目的在于探明该保护区有代表性林地步甲物种的组成及受不同程度人为干扰下的多样性格局。结果表明:(1)本研究共捕获步甲物种42种,38种是该保护区的新记录种类,其中粗皱步甲Carabuscrassesculptus和沟步甲C.canaliculatus为优势种,与尖角通缘步甲Pterostichuseschscholtzii,强足通缘步甲P.fortipes,罕丽步甲C.manifestus和长叶步甲C.vladimirskyi一起构成研究地的常见种。(2)不同功能区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各不相同,多样性各项指标均是靠近农田的实验区最高,核心区最低。(3)各功能区具有特有的指示性种类,其中黄条春步甲Notiophilusreitteri为核心区指示种;凹唇春步甲N.impressifrons为缓冲区指示种;粒步甲C.granulatus,刻翅步甲C.sculptipennis和中华通缘步甲P.chinensis为实验区指示种。(4)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缓冲区与核心区及远离农田实验区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靠近农田实验区与其他3个地点相似性较低。结果提示适度干扰可提高物种丰富度,但降低人为干扰(如旅游和交通压力)有利于步甲多样性的保护。 %K 步甲 %K 物种多样性 %K 生境指示种 %K 核心区 %K 缓冲区 %K 实验区 %K 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 %U http://www.insect.org.cn/CN/abstract/abstract95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