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褐飞虱翊型分化遗传规律的研究 %A 王群 %A 杜建光 %A 程遐年 %J 昆虫学报 %P 343-348 %D 1997 %X 以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al)长翅型(macroptery,简称M)、短翅型(brachyptery,简称B)的遗传纯系为实验材料,进行亲本、稻株生育期、虫口密度三因子交互实验。结果表明:(1)在环境条件(指稻株生育期、虫口密度等)一致时,B♀×B♂、B♀×M♂、M♀×B♂、M♀×M♂四种亲本组合的F1代短翅型成虫百分率分别为:98%、92%、64%、29%,各亲本组合间差异极显著;(2)亲本相同时,将F1代褐飞虱初孵若虫多头词养(多于l0头/株)在黄熟期稻株上,其长翅型雌、雄成虫百分数均高于灌浆期稻株上;(3)单头饲养实验中发现,不论亲本组合、稻株生育期如何,雌虫绝大多数分化为短翅型,而雄虫则几乎全为长翅型。这表明褐飞虱的翅型分化遗传由一个受多种因子影响的调控体系决定,且调控作用与性别有关。 %K 褐飞虱 %K 翅型分化 %K 遗传 %K 基因表达调控 %U http://www.insect.org.cn/CN/abstract/abstract100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