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紫薇毡蚧种群生物学特性研究 %A 罗庆怀 %A 谢祥林 %A 周莉 %A 王少伟 %A 徐宗谊 %J 昆虫学报 %P 35-42 %D 2000 %X 该文报道紫薇毡蚧EriococcusLagerostroemiaeKuwana的种群生物学特性。该虫80年末传入贵州,在贵阳地区每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极重,越冬代是第3、4两代的混合群体,越冬虫态有卵、若虫和蛹。分别估测了卵、雄若虫、蛹、雌若虫和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T0)和有效积温(K)。周年虫口变动有两个高峰:6月中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11月至翌年4月,因寄主休眠和低温导致虫口缓慢下降。雌成虫产卵量与寄主生长势好坏有关。控制紫薇毡蚧虫口最有效的天敌是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Silverstri。药液涂干并辅之具内吸作用的杀虫药液灌根是目前较好的药剂防治方法。 %K 紫薇毡蚧 %K 生物学特性 %K 发育起点温度 %K 有效积温 %K 种群动态 %U http://www.insect.org.cn/CN/abstract/abstract89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