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槲栎种子雨进程中昆虫的捕食特征 %A 刘文静 %A 汪广垠 %A 牛可坤 %A 焦广强 %A 于飞 %A 易现峰 %J 昆虫学报 %P 436-441 %D 2010 %X 为了了解昆虫捕食与槲栎Quercusaliena种子大小和产量的关系以及在栎林更新中的作用,于2008和2009年秋季,分别在暖温带伏牛山系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研究了两个年度槲栎的种子雨过程及昆虫捕食特征。结果表明:(1)种子雨过程从8月中下旬到9月底约经历40d,存在高峰期且时段较明显,高峰期下落种子量分别占全部种子雨量的78.13%(2008年)和75.91%(2009年);(2)槲栎的种子雨强度年间存在较大差异,2008年明显小于2009年(两年分别为31.75±16.65粒/m2和51.92±29.26粒/m2),但2009年的橡子明显比2008年小(两年分别为1.94±0.61cm3和2.46±0.57cm3);(3)种子雨构成比例在两个年份间存在差异,完好种子的量分别为59.05%(2008年)和36.12%(2009年),虫蛀率在大量结实的2009年显著提高;(4)虫蛀橡子(2.29±0.42cm3)显著大于完整橡子(1.59±0.32cm3),且虫蛀种子中所含虫卵数与种子大小显著正相关,昆虫有选择大种子产卵寄生的偏好。本研究的结果说明,昆虫对槲栎大种子有寄生选择偏好;大部分槲栎种子遭遇象甲虫蛀而降低生命活力,这可能是影响槲栎林更新的主要因素之一。 %K 槲栎 %K 种子雨 %K 昆虫捕食 %K 种子大小 %K 寄主选择偏好 %U http://www.insect.org.cn/CN/abstract/abstract92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