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栗山天牛幼虫龄数和龄期的测定 %A 王小艺 %A 杨忠岐 %A 唐艳龙 %A 姜静 %A 杨远亮 %A 高纯 %J 昆虫学报 %P 575-584 %D 2012 %X 栗山天牛Massicusraddei(Blessig)是危害我国东北柞树天然林的重要蛀干害虫,长期营隐蔽性生活,3年发生1代,防治困难。幼虫的龄数和龄期测定是害虫预测预报以及制订其科学治理策略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08-2011年通过林间定期解剖受害树进行取样,在辽宁省宽甸县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栗山天牛幼虫,分别测量幼虫上颚长、主单眼间距、前胸背板宽、中胸气门长和体长等5项形态指标,利用频次分析的统计方法,测定了栗山天牛幼虫的龄数。结果表明:栗山天牛幼虫有6龄,雌雄性幼虫龄数相同。上颚长、主单眼间距和前胸背板宽3项指标均可用于分龄,中胸气门长和体长变异较大,不宜用作幼虫龄数划分。利用种群众数龄期法计算1-6龄幼虫的平均龄期分别为9.25,266.85,48.09,51.29,260.33和385.71d,幼虫期共1021.52d。在我国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下栗山天牛世代发生非常整齐而且高度同步,完成1代发育需跨越4个年份,幼虫经历3次越冬,第1年以2-3龄幼虫越冬,第2年主要以4-5龄幼虫越冬,第3年全部以末龄幼虫越冬。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栗山天牛幼虫期的生物学特性,为生产上合理防治该害虫提供了参考依据。 %K 栗山天牛 %K 幼虫 %K 形态特征 %K 龄数 %K 龄期 %K Dyar氏法则 %K 种群同步性 %U http://www.insect.org.cn/CN/abstract/abstract135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