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碳源对EBPR系统厌氧计量学参数的影响 %A 苗志加 %A 薛桂松 %A 翁冬晨 %A 曹贵华 %A 彭永臻 %J 化工学报 %P 4034-4041 %D 2012 %R 10.3969/j.issn.0438-1157.2012.12.042 %X 采用乙酸/丙酸交替、葡萄糖、实际生活污水为碳源长期驯化的三个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研究了不同碳源对磷的释放和聚羟基烷酸(PHA)转化的影响、聚磷菌种群结构以及微生物代谢PHA和糖原的厌氧化学计量学。结果表明,从182d起三个系统均获得稳定的除磷性能,第300d三个系统内聚磷菌所占全菌的比例分别达到:89%±3%、55%±3%、45%±4%。乙酸、葡萄糖、生活污水为碳源时,聚磷菌细胞内贮存聚羟基丁酸(PHB)和聚羟基戊酸(PHV),丙酸为碳源PHA完全由PHV组成,四种类型碳源都未检测到聚二甲基三羟基戊酸(PH2MV)的生成。计量学研究表明:聚磷菌吸收1C-mol的乙酸,细胞内合成1.15C-molPHB,0.15C-molPHV,分解0.47C-mol糖原;吸收1C-mol的丙酸生成0.44C-mol的PHV,分解0.271C-mol的糖原;吸收1C-mol的葡萄糖生成极少量的PHB和0.16C-molPHV,分解0.16C-mol糖原;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碳源,消耗1mg的COD,合成0.98mgPHB、0.13mgPHV(以COD计)。当以乙酸为碳源时获得最高的厌氧释磷量及最大的释磷速率,分别为:134mg·L-1和23.80mgP·(gVSS)-1·h-1。以丙酸与葡萄糖为碳源时释磷速率相似,以生活污水为碳源的情况下释磷速率最小。 %K EBPR %K FISH %K 碳源 %K PHA %K 糖原 %K 化学计量学 %U http://www.hgxb.com.cn/CN/abstract/abstract129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