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菌丝球形态的黑曲霉发酵液浸出铜尾砂 %A 李广悦 %A 刁宁宁 %A 王永东 %A 杜康 %A 张振远 %J 化工学报 %P 717-722 %D 2015 %R 10.11949/j.issn.0438-1157.20141047 %X 尾砂中含有大量的金属,是一种潜在的可利用资源。旨在研发一种从铜尾砂中回收铜的生物浸出方法。利用正交设计,通过摇瓶试验,研究培养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及培养基成分对黑曲霉菌丝球形态的影响,进而研究不同菌丝球形态的黑曲霉发酵液对尾砂中铜的浸出。研究表明,铜的浸出率随着黑曲霉菌丝球直径的减小而升高。在温度30℃,接种量0.8%(OD600=0.1),马铃薯-蔗糖含量30%,发酵时间65h的优化发酵条件下,获得大量表面光滑、直径为0.96mm的菌丝球;利用该条件下的发酵液,在30℃,180r·min-1条件下浸出3d,铜的浸出率达83.25%。 %K 黑曲霉 %K 菌丝球 %K 发酵 %K 浸出 %K 铜尾砂 %K 优化 %U http://www.hgxb.com.cn/CN/abstract/abstract168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