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模拟池塘中锶-89的迁移和积累动力学 %A 张永熙 %A 王寿祥 %A 黄丹 %A 胡秉民 %J 核农学报 %P 185-190 %D 1993 %X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核污染关键核素之一——~(89)Sr在水生生态系中的动力学行为。当示踪剂~(89)Sr一次性引入水系后,即向系统内的动植物及底泥迁移,从而使系统各组分中~(89)Sr-Sr的量均随时间变化。结果表明1.在试验期间,池水中~(89)Sr-Sr的含量随时间减少,6d后由原来的1.76ppm降至1.01ppm,11d后已不到原来的一半,第35d时只及原始量的30%。2.池水中的~(89)Sr-Sr向系统各组分中的迁移速率和数量因组分的性质而异。比如底泥,1d后由原始的0增加到7.07ppm,11d后趋向平衡,以后几乎不再增加;~(89)Sr-Sr在鱼和螺蛳体内的含量在试验期间均随时间增加,35d时分别由原始的0增加到18.73ppm和48.28ppm;在处理当天,金鱼藻中~(89)Sr-Sr虽增加较快,由原始的0增至6.68ppm,但4h后却几乎不再增加。3.水生动植物对放射性锶都有一定的浓集作用,最大的浓集系数分别为螺蛳94.7,鱼36.7,金鱼藻只有12.6。可见,贝壳类动物对水系中的放射性锶有较强的去污能力。 %K 锶-89 %K 水生生态系 %K 浓集系数 %K 放射性污染 %K 滞留浓度 %U http://www.hnxb.org/CN/abstract/abstract99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