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A 谢红梅 %A 朱钟麟 %A 郑家国 %A 姜心绿 %A 卿明福 %J 核农学报 %D 2006 %X 针对四川省传统的稻田种植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了水稻-秋菜-春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油菜和水稻-秋菜-小麦3种稻田生态重建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稻油、稻麦种植模式相比,3种植模式下水稻个体长势好,群体发育的结构合理,分蘖较多、穗大、着粒数亦高,千粒重、产量、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及叶片光合速率均有所提高。千粒重分别比对照高出0.73、0.30和1.51G;水稻产量分别比比对照高出158.7、99.2和109.0KG/HM2。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99%、5.60%和12.73%;在水稻生长后期,3种新型的种植模式表现出较强的水肥耦合效应。 %K 水稻 %K 产量 %K WUE %K 叶面积 %K 种植模式 %K 稻田生态重建 %U http://www.hnxb.org/CN/abstract/abstract90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