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创制大麦黄花叶病不同抗性突变体 %A 刘成洪 %A 陆瑞菊 %A 郭桂梅 %A 黄亦辰 %A 杜志钊 %A 何婷 %A 陈志伟 %A 徐红卫 %A 高润红 %A 王亦菲 %A 黄剑华 %J 核农学报 %P 2065-2070 %D -1 %R 10.11869/j.issn.100-8551.2015.11.2065 %X 为了创制具有不同黄花叶病抗性的大麦突变体材料,对大麦品种花30的干种子和游离小孢子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处理,结合小孢子培养技术获得了一批纯合稳定的加倍单倍体(doublehaploid,DH)株系,并利用黄花叶病种植鉴定圃进行突变体DH株系的大田抗性筛选与鉴定,比较2种诱变方式结合小孢子培养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以400Gy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干种子诱变方式对小孢子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和绿苗成活率有较大影响,获得的大部分株系(84.2%)对黄花叶病表现感病(感病或高感),未筛选到比亲本抗性增强(高抗)的材料;以3mg·L-1剂量EMS处理游离小孢子诱变方式对小孢子培养相对影响较小,筛选到少量(5.5%)比亲本抗性增强(高抗)的株系,只有近1/3的材料(31.1%)表现为感病(感病或高感),进一步鉴定筛选到2份高感和1份高抗黄花叶病的大麦突变体材料。综上所述,EMS处理游离小孢子结合小孢子培养诱变效果较好。本研究为利用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突变体材料进行其抗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K 大麦 %K 60Co-γ射线辐照 %K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 %K 小孢子培养 %K 黄花叶病抗性 %U http://www.hnxb.org/CN/abstract/abstract118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