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闪电特征初步分析 %J 高原气象 %P 673-681 %D 2013 %R 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83 %X 利用VHF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及快、慢天线资料,对青海大通地区5次雷暴过程中云闪、负地闪、正地闪的起始高度、持续时间、辐射源数目及正、负地闪云内放电过程的持续时间和回击次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该地区闪电持续时间较短,平均<0.5s;正、负地闪首次回击发生前均有较长时间的云内放电过程,正地闪的云内放电过程持续时间略长于负地闪;负地闪的回击次数较少,平均为2.5次,其中40%的负地闪只有1次回击,而正地闪回击次数均为1次;云闪的起始高度最高,负地闪的起始高度低于云闪,正地闪的起始高度最低;云闪产生的辐射源数目最多,负地闪少于云闪,正地闪产生的辐射源数目最少。 %K 闪电 %K 起始高度 %K 辐射源 %U http://gyqx.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33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