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山西一次低空偏东风暴雪天气结构特征分析 %A 周晋红 %A 马鸿青 %A 孙少雄 %A 乔金海 %J 高原气象 %P 1305-1314 %D 2014 %R 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87 %X 应用常规地面、探空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11月28-29日山西低空偏东风暴雪天气结构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这次低空偏东风暴雪是由高空西风槽、低空切变线、地面回流和倒槽共同影响造成。降雪前约18h,山西925~850hPa上空出现东北风;降雪前约12h,山西中南部地面出现较强东北风,强降雪期间地面东北风强劲;降水开始前,低空东北风是干冷性质,降水开始后低空东北风是湿冷垫。(2)暴雪的水汽来源主要是源于西太平洋的偏东风水汽输送在北部湾附近转向的西南水汽与南支槽前的西南气流在西南地区汇合北上,再与西风槽前西南水汽结合;强降雪出现在700hPa水汽通量中心西北侧等值线密集区且风向气旋性辐合的偏南气流区域。(3)强降雪伴随山西上空深厚湿层、500hPa以下明显水汽辐合,以及800hPa以上对流层中强上升气流,而上升区下是明显的下沉气流,这是由低空偏东风的契入产生的。(4)强降雪期间300hPa西风急流不断东移南压,山西位于其入口区右侧,出现强辐散,有利于地面河套倒槽发展、维持,以及垂直上升运动的增强。 %K 低空偏东风 %K 暴雪 %K 结构特征 %U http://gyqx.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35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