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上海“010805”特大暴雨与“080825”大暴雨对比分析 %A 曹晓岗 %A 王慧 %A 邹兰军 %A 陈永林 %A 张吉 %J 高原气象 %P 739-748 %D 2011 %X 通过对“010805”特大暴雨和“080825”大暴雨两次过程的天气环流背景、产生强降水的热力、水汽和动力条件以及卫星云图对比分析,得到一些异同点:“010805”特大暴雨是热带低压(简称010805TD)影响产生的,“080825”大暴雨是由中纬度低涡切变引起的,但是登陆减弱的2008年第12号热带风暴“鹦鹉”为“080825”大暴雨提供了大量的水汽和能量。两次过程都有来自北方的弱冷空气影响,中低纬度不同气团的相互作用对暴雨的产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移动缓慢的010805TD东侧的偏南、东南急流不断为“010805”特大暴雨提供水汽和能量,维持了010805TD强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与低空切变之间存在强的西南低空急流,给下游的上海输送了水汽和能量。\!010805\"过程开始前24h对流不稳定能量开始积聚,而\!080825\"过程则是在产生前12h才快速增加,其大气的对流不稳定发展更为强烈。上海在两次降水过程开始前都变得不稳定,K指数增加到36℃以上。两次过程开始前12~24h的水汽输送就开始了。“010805”特大暴雨由偏南、东南急流输送来自东海的水汽;“080825”大暴雨由西南急流输送来自南海及西南地区的水汽,而且也有低空偏东气流输送来自东海的水汽和能量。两次过程上海上空的大气可降水量都在60mm以上,正涡度和上升气流都集中在上海上空非常窄的地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仅在上海产生特强降水的原因。对流云团有向后传递的特点,在减弱的对流云团后部再生新的云亮核与其合并是中尺度云团迅速发展\,加强的原因之一,多个云团合并同样是中尺度云团迅速\,发展加强的原因,有很强的突发性。 %K 上海 %K 大暴雨 %K 环流背景 %K 热力条件 %K 水汽条件 %K 动力条件 %K 中尺度云团 %U http://gyqx.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25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