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诱发渤海风暴潮的黄河气旋动力学诊断和机制分析 %A 黄彬 %A 陈涛 %A 康志明 %A 向纯怡 %J 高原气象 %P 901-912 %D 2011 %X 利用数字化6.7μm卫星水汽图像、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以及干侵入和位涡理论,对2007年3月3~5日诱发渤海罕见风暴潮过程的黄河气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风暴潮是在欧亚中高纬度环流调整、高纬不稳定低槽东移发展及东亚大槽重建的过程中发生的,强烈发展的黄河气旋产生强偏北大风,导致渤海潮位暴涨。对流层顶附近的干冷空气伴随着大位涡舌区、水汽图像上暗区向对流层中低层侵入;当干侵入与输送带的暖湿空气汇合成强水平变形区,形成斧形干区时,气旋移到上下连通的大位涡区中爆发性发展;干湿汇合的核区形成的螺旋型结构是气旋发展的成熟阶段。在气旋中心区低θw值的干侵入空气叠加在高θw值的暖湿空气上,出现了位势不稳定层结;干侵入空气下沉,静力稳定度变小,绝对涡度增大是引发气旋爆发性发展的热力和动力的强迫机制。变压梯度、气压梯度、高空风动量下传和超低空急流的偏差风辐散共同作用,形成渤海风暴潮的强风。 %K 黄河气旋 %K 风暴潮 %K 干侵入 %K 位涡 %U http://gyqx.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25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