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河西走廊中西部干旱区极端暴雨个例分析 %A 孔祥伟 %A 陶健红 %A 刘治国 %A 傅朝 %A 吉惠敏 %J 高原气象 %P 70-81 %D 2015 %R 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38 %X 利用常规、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卫星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6月45日河西走廊中西部干旱区极端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配置、中尺度特征、水汽输送、不稳定能量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发生在地面冷锋过境后,降温冷凝作用明显,对流层高层存在强抽吸作用,中层高原低涡受其下游弱脊阻挡较长时间维持在暴雨区上空,低层存在切变线,高低空系统的耦合提供了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水汽主要来自对流层中低层东、西两路及高层南路三支水汽输送通道,西路水汽输送强度最大,东路水汽输送受小高压影响显著,暴雨开始后6h才完整建立,暴雨中心整层大气可降水量达到了该地区夏季平均值的两倍多;通过降温,增湿作用近地面出现对流不稳定能量,自由对流高度较低;涡旋云系的冷空气侵入处,不断激发出6个β中尺度的对流单体,暴雨中心玉门两次受其中4个单体的影响,产生短时强降水. %K 河西走廊中西部 %K 极端暴雨 %K 高原低涡 %U http://gyqx.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36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