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PDSI、SPEI及CI指数在2010/2011年冬、春季江淮流域干旱过程的应用分析 %J 高原气象 %P 1126-1139 %D 2013 %R 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06 %X 利用1951—2011年江淮流域70个测站的观测资料,计算了PDSI、SPEI及CI指数,又通过这三种干旱指数与降水异常和气象服务信息,综合分析了2010年10月至次年夏初江淮流域的旱涝情况及各指数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三种干旱指数都能够描述出江淮流域此次秋、冬及春季连旱过程,但对冬季干旱表现的都不够理想:PDSI指数对干旱的范围、发展及持续性的描述较好但敏感度不够,冬季中前期旱情未能反映;月尺度SPEI指数较为灵敏但过于依赖降水量的变化,干旱的持续性不够,冬季旱区有所偏差;季尺度SPEI指数表现出干旱开始时间有所滞后且偏旱;CI指数能够及时监测到干旱的发生、发展,但干旱发展过快、旱情偏重(尤其在冬季),在某些条件下干旱解除时间有所滞后。 %K 江淮流域 %K 冬 %K 春季连旱 %K 干旱指数 %U http://gyqx.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33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