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MM5和WRF对中国东部地区冬季边界层模拟效果比较 %A 石春娥 %A 李耀孙 %A 杨军 %A 邓学良 %A 杨元建 %J 高原气象 %P 389-400 %D 2015 %R 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206 %X 应用MM5和WRF模式对2006年和2007年12月中国东部地区边界层气象要素进行了逐日模拟,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及南京和安庆逐日探空资料对两个模式模拟的地面及边界层内气象要素进行了客观评估与比较。结果表明:MM5和WRF模式模拟的地面温度和相对湿度均较理想,风速效果略差;两个模式模拟的温、湿、风效果均是白天优于夜间;根据观测与模拟的相关性,对温度的模拟效果东部优于西部,相对湿度的模拟效果由东南向西北变差,风速模拟效果平原优于丘陵和山区。总体上,WRF模式对地面温度和湿度的模拟效果均优于MM5模式。以南京、安庆两站为例的边界层内气象要素模拟效果评估结果表明:MM5和WRF模式模拟的150m以上边界层内温、风、湿廓线均较可信,150m以下的效果略差,20:00比08:00(北京时)模拟效果好;总体上,WRF模式对温度和湿度的模拟效果较好,而MM5模式对风速模拟效果稍好;两个模式均能再现近地层逆温,都有高估逆温频率的倾向。 %K 边界层 %K MM5模式 %K WRF模式 %K 模式比较 %U http://gyqx.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36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