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恶劣能见度研究 %A 吴兑 %A 赵博 %A 邓雪娇 %A 毕雪岩 %A 范绍佳 %J 高原气象 %P 649-654 %D 2007 %X 使用2003年10月-2005年3月南岭山地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云岩雾区路段5套能见度仪的每分钟能见度资料和3套自动气象站的每分钟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资料,分析研究了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的能见度特征。结果表明,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各月雾日频率以1月最多,近一半的天数都有雾;3月次之,7月最少。11月到次年5月雾日占全年雾日的80%以上,形成明显的"雾季"。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存在日变化,雾的频率在一天内凌晨最高,午后最低,明显比辐射雾的日变化小,说明夜间辐射降温虽然不是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起雾的主要原因,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虽然南岭山地雾区大气中含有丰富的凝结核,南岭山地形成浓雾还是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至少要达到91%以上才能形成雾。在雾区出现5.2m/s的大风时仍然有雾,有雾时90%以上的风速在3m/s以下,有几乎一半的浓雾出现时风速在2m/s左右,这与辐射雾形成时大都是静小风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受地形影响比较大,迎风坡出现雾的频率比背风坡高。 %K 南岭山地 %K 高速公路 %K 浓雾 %K 恶劣能见度 %U http://gyqx.westgis.ac.cn/CN/abstract/abstract40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