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A 廖远涛 %A 王华 %A 王家豪 %A 肖敦清 %A 黄传炎 %A 夏存银 %A 刘彦博 %J 古地理学报 %P 561-572 %D 2009 %R 10.7605/gdlxb.2009.05.010 %X 综合岩心、钻井、地震等资料,运用层序地层学、现代沉积学的思路和方法,对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东营组的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东营组沉积时期处于盆地断—拗转化阶段,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和湖泊体系,局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和浊积体系等。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受控于构造背景和层序结构样式的差异,表现为东三段层序(SQEd3)以低位域三角洲和范围扩大的高位域三角洲为主;东二段层序(SQEd2)、东一下段层序(SQEd1x)以板桥次凹等局部地区发育的低位域三角洲和普遍发育的高位域三角洲为主;东一上段层序(SQEd1s)低位域三角洲和高位域三角洲主要分布于歧南次凹和歧北次凹,总体形成了缓坡背景、断控斜坡背景和多级断阶背景下的3类沉积模式。基于上述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5类有利圈闭区:坡折带附近的隐蔽圈闭区、越过凹陷中心的上超尖灭圈闭区、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区、低位域和高位域浊积砂体形成的岩性圈闭区、下切谷充填岩性圈闭区,构成了6个有利的勘探区带,这对于指导研究区东营组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K 古近系 %K 东营组 %K 沉积体系 %K 有利区带 %K 黄骅坳陷 %U http://www.gdlxb.org/CN/abstract/abstract91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