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山西晋城和阳泉地区石炭系太原组铵伊利石矿物特征及成因* %A 郑启明 %A 刘钦甫 %A 申琦 %A 伍泽广 %A 张鹏飞 %J 古地理学报 %P 501-508 %D 2011 %R 10.7605/gdlxb.2011.05.004 %X 铵伊利石是伊利石层间域的K+被NH+4替代而形成的类质同象。文中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热重—热流—红外光谱同步分析等手段,对山西晋城及阳泉地区的15号煤层夹矸及煤中矿物进行了研究,发现15号煤层夹矸和煤低温灰中黏土矿物以铵伊利石和高岭石为主,铵伊利石含量为21%~74%;X射线衍射图谱上d(001)=1.026~1.032nm,以及红外光谱中1428.37~1431.99cm-1处的NH+4变形振动吸收峰,是鉴定铵伊利石的重要特征;热重—热流—红外光谱同步分析表明,铵伊利石矿物脱氨气温度在450~700℃,且在559℃时晶体破坏及氨气释放速度达到最大;在显微镜下明显可见铵伊利石替代高岭石并具高岭石假象,表明铵伊利石是成岩作用过程中,在富NH+4、贫K+的环境中由高岭石转化而来。 %K 山西省 %K 石炭系 %K 太原组 %K 铵伊利石 %K X射线衍射峰 %K 红外特征吸收峰 %K 脱氨气温度 %U http://www.gdlxb.org/CN/abstract/abstract915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