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臼齿碳酸盐岩脉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A 贾志海 %A 宁霄峰 %A 洪天求 %A 郑文武 %J 古地理学报 %P 627-634 %D 2011 %R 10.7605/gdlxb.2011.06.004 %X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碳酸盐岩地层中广泛发育臼齿碳酸盐岩脉体。根据这些脉体的产出特征,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型。类型1主要产出于新元古界下部的刘老碑组、九里桥组和倪园组中,多形成于沉积期,脉体杂乱分布且与叠层石透镜体、砾屑、滑塌构造、冲刷沟槽、透镜状交错层理等共生。类型2主要产出于新元古界中、上部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和望山组中,多形成于成岩早期,脉体分布具有规律性,产出地层有明显的粒序层理,与上下岩层间具有明显的冲刷界面,并形成规模不一的韵律层。臼齿脉体形成的原动力可能与超级大陆Rodinia的裂解导致的地壳运动有关。类型1形成于瞬间动荡的环境,可能指示了Rodinia裂解的序幕,类型2形成于稳定的、周期性变化的环境,可能指示了Rodinia裂解过程中地应力的周期性释放过程。 %K 臼齿碳酸盐岩脉 %K 新元古界 %K 形成机理 %K 苏皖北部 %U http://www.gdlxb.org/CN/abstract/abstract91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