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山东诸城晚白垩世古地震事件与恐龙化石埋藏* %A 何碧竹 %A 乔秀夫 %A 田洪水 %A 陈树清 %A 张艳霞 %J 古地理学报 %P 615-626 %D 2011 %R 10.7605/gdlxb.2011.06.003 %X 在山东诸城库沟、龙骨涧、西见屯集群恐龙化石埋藏层——上白垩统王氏群辛格庄组与红土崖组中,发现存在脆性、塑性及液化等多种类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包括负载构造、球—枕构造、挤入构造(火焰构造)、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脉状构造、混插沉积构造及地震断裂等典型的粗碎屑沉积物形成的古地震记录。多层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未变形沉积层间互出现,反映晚白垩世诸城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活动具有多期性、间歇性及活动能量强—弱转换的脉动性。泥石流、洪泛平原沉积层中埋藏了大规模、顺层分布的恐龙(鸭嘴龙)骨骼化石,其中砂砾岩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南缘下白垩统的莱阳组和青山组。多层的古地震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层之间夹持着恐龙化石埋藏层,可能与盆地南缘诱发泥石流、埋藏大规模恐龙骨骼的突发性、强能量地震事件有关。 %K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K 古地震成因 %K 恐龙化石埋藏 %K 上白垩统 %K 山东诸城 %U http://www.gdlxb.org/CN/abstract/abstract91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