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赣北鄱阳湖地区土塘剖面第四纪红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A 凌超豪 %A 龙进 %A 贾玉连 %A 洪祎君 %A 徐传奇 %A 王鹏岭 %J 古地理学报 %P 699-708 %D 2015 %R 10.7605/gdlxb.2015.05.058 %X 赣北鄱阳湖地区土塘剖面发育第四纪红土,自下而上可分为强网纹红土层、弱网纹红土层、微网纹红土层、均质红土层和下蜀黄土层。基于常量元素、粒度分析数据以及前人年代框架,初探土塘剖面化学风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1)土塘剖面粒度组分均一,常量元素含量相近,风化淋溶强烈。(2)土塘剖面各地层间化学风化强度存在差异:下蜀黄土层为初期的去Na、Ca阶段;均质红土层为中期的去K阶段;微网纹红土层由去K阶段向去Si阶段过渡;网纹红土层已完全进入晚期去Si阶段。剖面常量元素的相对迁移能力为:Na2O>MnO2>CaO>P2O5>MgO>K2O>SiO2>Al2O3>TiO2>Fe2O3。(3)中更新世以来赣北鄱阳湖地区气候总体上由暖湿趋于干冷,期间伴随多个明显的干湿旋回佐证强烈的淋溶与干湿交替作用是网纹红土发育的重要驱动因子。 %K 赣北 %K 鄱阳湖地区 %K 第四纪 %K 常量元素 %K 古气候演变 %U http://www.gdlxb.org/CN/abstract/abstract94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