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法律对伦理的偏好与疏离——以中国艾滋病防治立法中的隐私保护条款为中心 %A 张剑源 %J 法学家 %P 1-14 %D 2013 %X 法律与伦理之间关系的展开,往往呈现出两个不同的具体面向一为法律对伦理的偏好;二为法律对伦理的疏离。通过对中国艾滋病防治立法中隐私保护条款的梳理和讨论发现,由于法律在对伦理的偏好与疏离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紧张,立法往往呈现出对伦理讨论“一一对应”的情况,由此产生出不同立法规定之间的冲突、法律语言的模糊、立法与整体伦理讨论的脱节等情况,削弱了法律的一般性、统一性和合法性。伦理讨论是制定法律和政策的基础,然而,法律制定在关照伦理讨论的同时,需要建构一种理性的政治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使规范明确化和具体化,进而实现法律在实践层面上对风险的有效规制。 %K 伦理 %K 艾滋病防治立法 %K 隐私保护 %K 合法性 %U http://www.faxuejia.org.cn/CN/abstract/abstract23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