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长焰煤物性特征及其煤层气资源潜力 %A 简阔 %A 傅雪海 %A 王可新 %A 张玉贵 %J 地球科学进展 %P 1065-1074 %D 2014 %R 10.11867/j.issn.1001-8166.2014.09.1065 %X 为了评价我国长焰煤储层煤层气开发前景,对全国范围内的34个长焰煤煤样(测试18个,收集16个),进行了煤岩组分、平衡水分、工业分析和物性特征分析,以及等温吸附实验和煤表面能计算。结果表明长焰煤的平衡水分、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空气干燥基水分随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孔隙率随煤化程度增大而增大,且孔容分布不均,大孔最多,约占40%,孔比表面积以过渡孔和微孔占绝对优势,二者约占97%;长焰煤的朗缪尔体积随惰质组含量的增加而趋于增大,随镜质组含量的增加呈减少趋势,且煤表面能ΔγL和朗缪尔体积均随煤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煤表面能对甲烷吸附控制作用明显。估算全国2000m以浅长焰煤煤层气资源量为4.3万亿m3,长焰煤孔隙率高,孔径结构分布连续,且连通性较好,其煤层气资源具有开发潜力。当前我国低煤级煤层气尚未取得规模性商业开发的突破,为低煤级煤层气开发提供了长焰煤储层的基础研究,指明了其物性特征及优势,梳理了不同区域的长焰煤煤层气资源,对低煤级中长焰煤煤层气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K 长焰煤煤层气 %K 孔径分布 %K 等温吸附 %K 煤表面能 %U http://www.adearth.ac.cn/CN/abstract/abstract112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