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大火燃烧的地层记录:研究进展回顾与评述 %A 沈文杰 %A 张华 %A 孙永革 %A 林杨挺 %A 梁婷 %A 杨志军 %A 周永章 %J 地球科学进展 %P 613-623 %D 2012 %R 10.11867/j.issn.1001-8166.2012.06.0613 %X 黑碳和燃烧源多环芳烃作为大火燃烧的产物有很强的化学惰性及生物惰性,能够在地层中长期稳定地保存,所以成为恢复古代大火历史的最常用指标。近年来世界各地二叠系—三叠系(P-Tr)界线地层中相继发现了黑碳(木炭等)和燃烧源多环芳烃等记录,特别是在煤山P-Tr界线地层,黑碳和燃烧源多环芳烃含量在生物灭绝线附近(25~26层)出现极高的峰值,据此首次明确地提出了P-Tr界线大火事件。P-Tr界线大火的规模、性质如何,与P-Tr界线生物灭绝有什么关系等,值得深入讨论和研究。大火事件发生在陆地上,通过其燃烧及排放的烟尘等,把陆地、大气和海洋密切联系起来,有利于通过系统的整体观来研究当时的气候环境变迁。因此,在回顾和总结PTr界线地层中的大火燃烧记录基础上,评述了大火事件与生物灭绝及相关地质事件和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以期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为P-Tr界线生物灭绝及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K 二叠纪—三叠纪 %K 生物灭绝 %K 大火事件 %K 黑碳 %K 燃烧源多环芳烃 %U http://www.adearth.ac.cn/CN/abstract/abstract10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