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湘桂黔滇藏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模式 %A 李德文 %A 崔之久 %A 刘耕年 %J 地理学报 %P 293-300 %D 2002 %R 10.11821/xb200203005 %X 基于对湘、桂、黔、滇、藏等地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的野外和室内研究,从表生地貌学、粘土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分析红色石灰土性质与地貌演化的关系,提出红色岩溶风化壳发育的二阶段模式1)地貌夷平-风化物质积累阶段,在地貌演化过程中溶蚀残余物质不断积累,最后在夷平面上形成厚层连续的泥质风化壳。夷平面的地貌水文条件有利于粘粒的形成和保存,但限制了富铝化作用的有效进行,造就了岩溶风化壳粘粒含量高、富铝化程度低的特点。这与研究区23个红色岩溶风化壳剖面化学、粒度特征和粘土矿物组合特点是一致的。2)地貌切割-风化壳淋溶阶段,原始夷平面上的风化壳大多呈灰色。只有在构造隆升和地表微切割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淋溶条件开始改善的情况下,风化壳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转为红色。 %K 红色岩溶风化壳 %K 二阶段发育模式 %K 夷平面 %K 构造隆升 %K 青藏高原 %K 云贵高原 %U http://www.geog.com.cn/CN/abstract/abstract18975.shtml